2016年6月20日,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2017年4月24日发文国函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意味着品牌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中国品牌”的不断崛起,中国品牌开始大步迈向国际舞台,在2021年5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品牌日”,时代的聚光灯再次聚焦在中国照明灯饰品牌上,本期一起来倾听照明灯饰行业的“中国品牌”崛起之声。
助推“中国品牌”蝶变的成功密码
曾经,当大众谈论中国品牌时,联想到的是什么?仿冒、质量一般、廉价,曾几何时国人对“中国制造”总是贴上不好的标签,接受程度远低于国际品牌。
现今,这一切都正在发生着变化。伴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复兴,表现为明显的是在时尚界、文娱界等领域刮起一股“国潮风”。在资本和市场利好的大背景下,大批国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照明灯饰行业的“中国品牌”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2020年中国照明行业产业规模已达6025亿元,在这数字背后,是中国照明品牌的不断壮大,也是追光者们不畏险阻的执念与信仰的支撑。那么助推“中国品牌”成长蝶变背后的成功密码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强大,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伴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大大改变了群众的消费习惯,整体市场环境也从卖方市场转换成了买方市场,这些都是助推‘中国品牌’成长的主要因素。”欧曼照明总裁李小平这样说道。
而在广东顾家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项示波看来,助推“中国品牌”成长蝶变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智造的可靠性及创新表现;二是主力消费群体的变化,新一代消费者在国家情怀及消费意愿上有了新的变化。
不可否认,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全球知名,以至于坊间时有“得中国市场得天下”的传闻流出。可见中国品牌若想继续做大做强,就需牢牢抓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也将是“中国品牌”实现蜕变的抓手。
中山市顶上明珠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龙则有迥然有异的看法,他认为,“产品创新、品质过硬、服务保障和营商环境”都是助推“中国品牌”成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营商环境方面,一颗种子要成长,除了内部基因条件要好,外部生长环境也要好,才能事半功倍。
香港宝辉国际灯饰集团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全枝则提出,企业的品牌意识更是助推“中国品牌”成长的主要因素。如今,品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品牌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而国家经济基础在于是否拥有的品牌企业,中国经济未来的出路只有走品质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唯有认识到品牌的力量,才能助推中国品牌成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中国品牌”蝶变的成功密码每位“追光者”给出的答案都不大相同,不论是在哪一因素下的推动,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中国制造”成为一种骄傲,让“中国品牌”享誉全球。
“中国品牌”的构建之路
若品牌具有高溢价、抗风险的优势,那么品牌产品便会给企业加上一道保险,因此各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打造自己的品牌。但要打造品牌向来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
在欧曼照明总裁李小平看来,要打造好“中国品牌”:
首先要加强品牌管理;
其次,要狠抓产品质量。据调查显示,已经有90.6%的中国人都认为就是“产品质量好”,格力空调之所以成为中国,正是得益于它超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再者,找准并坚持品牌定位。坚持自身品牌定位,树立自身品牌个性,在同类中树立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发扬自身优点,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李小平总裁地讲述了其认为的品牌构建元素,除了照明领域,也适用于各大品牌的塑造。当然,为打造“中国品牌”,各企业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笔者发现,多数照明品牌都是围绕产品、渠道、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构建。
01
在产品构建上,宝辉42年来一直在打造灯饰领域的品牌,其不仅十分重视品牌产品品质,还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拥有的加工工艺和对品质的追求;每一盏灯的生产都经过12道原材料检测程序、22道品质检测程序和100道生产加工工序。
钜豪照明则更注重发展更多的原创产品,尤其是迎合现代新型消费需求的智能化、个性化产品。
顶上明珠也相当注重品相,即在产品的颜值度、原创度、差异化要求有所不同。
02
在渠道构建上,联浩照明除了一直注重品牌的宣传,物料、广告的投放外,还通过打造标杆市场,加强培训和学习,与经销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稳固其品牌构建。
宝辉则是通过每年都参加深圳国际家具展、广州设计周、亚太设计师年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打造和增强品牌影响力;并拥有自己的专业设计部以及私人定制服务能力;通过全年不定期的各种设计师的交流分享活动,扩展客户渠道,增强品牌活力。
03
在品牌文化构建上,世林照明通过聚焦优势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强化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在经营环节创新。
宝辉全力打造品牌文化,在国内建立灯饰博物馆,并且全年在全国各地进行品牌文化的培训,将品牌文化落入终端销售。
04
在服务构建上,顶上明珠今年在内部改革和思路上进行了新的调整,以产品聚焦的产品战略,以品牌共享的营运策略,以共同成长和价值共享的文化纽带,以总部专注做产品,服务中心专注销产品的服务功能分工,一切围绕用户,用“比满意更满意”的服务标准服务市场。
顾家照明则巧妙地通过大数据,了解新消费群体的喜好,以此作为营销策略并做好品宣。
照明品牌的差异化之路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斯堪的那维亚语“Brandr”,是指放羊者在羊耳朵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以区别于其他放牧者的羊。因此,品牌初的含义,特指把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一旦产品形成了品牌,消费者就会把该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
基于此,要想成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照明品牌,应以差异化迭代产品、营销、渠道、服务、品牌,快速建立起品牌认知。
01 新产品:专业细分,打造差异化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否建立品牌产品,取决于企业能不能让渠道商与终消费者相信产品的差异承诺。这就要求企业要从需求出发,关注细分市场需求,通过新奇设计、创新研发、提升文化附加值、深化服务等手段,多线打造差异化的新产品。
如一直拥有大规模精密制造强项的世林照明,其坚定不移地坚持着“精品线路”的产品观,以流通五金为基础,不断提升家居、工程领域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为打造差异化产品,汉的电气更注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分析市场动态和产品趋向,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产品的创新和爆破,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创新价值,从而走出属于企业的品牌差异化路径。
岩羊照明则在坚持深耕渠道的同时,开始由爆款单品走向家居照明全品类导入,由传统照明光源向家居智能照明方向发展。
对灯带企业来说,品牌的差异化之路将会更艰辛。李小平说道:“欧曼照明在深耕的17年时间里,持续地在打造专业度、打造品牌,不追风、不随波逐流,将自身擅长的东西“挖地三尺”地做起来。面对头部企业的加速扩张,我们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用户需要、短时间难以被超越的产品和服务,做精而美的企业,这也是欧曼能够做得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把产品布局往大而全、精而专这两大方向深耕。
02 新品牌:有温度、有态度
在品牌多如牛毛的今天,消费者对每一个品牌的关注时间非常短暂,想要抓住消费者的心进行品牌打造,让大众感受到品牌的态度与温度,还需赋予品牌生命力。但品牌设计,堪称一项集心理学、认知学、图像学、色彩学等为一体的艺术,要想做到尽善尽美还需一番细究。
谈及有温度、有态度的企业,就不得不提新特丽。从为产品买单,到为设计买单,为情怀买单,新特丽不断在蝶变自身,在不同的节点让大众看到新生的品牌,这是新特丽具有魅力的地方,也是其能把企业文化植根于合作伙伴、经销商乃至消费者,形成强大的根基的能力,让越来越多人对新特丽的品牌感兴趣,进而打造品牌人格化。
03 新营销:多触点、强内容、促转化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营销手段已不太奏效,积极利用新型的形式输出品牌,才是当下能快速抓住消费者的关键。
顾家照明的品牌差异化之路正是结合了当下数据化、网络化等,从多触点强化内容输出,进而促进转化的效果。
如在商业模式上,顾家线下对加盟商提供多达16项的落地服务,并自建品牌线上“云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增强终端加盟商的获客成交能力;与华为、阿里巴巴、红星美凯龙就智能及体验交互式达成战略合作,极大提升了品牌介入新生消费群体的动力,更利于终端加盟商满足高品质、新要求的消费者。
而世林照明在品牌推广方面更注重采用聚焦战略,其在渠道占有率高的省份和区域重点投入,迅速提升了品牌影响和号召力。
钜豪则是通过建立钜豪特色的工厂购模式,运用产品矩阵建设不同形式的专卖店,同时将总部工厂购营销模式复制到渠道市场,进而通过钜豪特色模式促进品牌的转化。
04 新服务:用体验提升品牌价值
“在行业产品同质化、门槛低端化、抄袭严重化的营商环境下,灯具和灯饰不像高精专产品,天天谈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不实际,不如花心思把产品品质和细节做好,把服务做好。因此,以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为抓手是顶上明珠走品牌差异化路径的选择。”李云龙把其认为的品牌差异化的关键娓娓道来。
不可忽略的是,品牌除了做好品质的深耕外,让消费者有更佳的服务体验、使用感受也是品牌能真正深入人心的重中之重。如把科技元素融入体验空间、后一公里急速服务、个性化定制设计等。